有钱了,为什么不感幸福
上个世纪80-90年代,市面上最流行的词语是“奔小康”。20年过去,我们确实奔到了小康——家有购房,行有轿车,一年还会安排上n次外地旅游。根据今年元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2011年的GDP为16000.4亿,比去年增长了8.1%,人均GDP为803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447美元)。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分界线为12276美元,北京市的人均收入已超过了这一“标准线”,达到了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换言之,北京人已经率先进入了“小康社会”![1]
然而,依据首都经贸大学公布的“2011北京社会经济生活指数”[2]报告。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为72.28,比2010年的73.32略有下降,比2009年的74.13更有下降。北京居民的幸福指数在三年内连续下滑,其最主要的一条是“对收入不满”。
看了上述数据后,大家都会有一个困惑,怎么中国越来越富裕了,但中国老百姓却越来越不感幸福呢?
幸福指数有一个拐点
其实,对于这一思考,西方学者早有研究。美国经济学家麦耶斯(Myers)在分析了1991年世界人均国民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后,提出一个“拐点理论”。即,个人的财富与其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个拐点: 在贫穷国家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一定水准时,财富与国民幸福感的相关就消失了,而人权、社会平等等指标的影响便开始增大。以美国社会为例,1991年的人均收入拐点是 8000美元——年收入8000美元以下的人,钱挣得越多,人就越感开心;年收入8000美元以上的人,钱挣得越多,人未必越感开心。
麦耶斯还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内,那些认为挣钱是压倒一切的人,其生活现状和满意度会更低。这是因为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财富的积累就无法确保幸福感的增加。有趣的是,在2010年,美国盖洛普公司对全球130万人的幸福指数做了调查,结果发现:收入与人生满足感成正比,但与幸福感关联不大。而据上海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十年中是先升后降,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并不同步。换言之,钱可以增加人的满足感,但未必是幸福感!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迪纳曾调查过一些跻身于《福布斯》世界400首富之列的亿万富豪们。他发现,比起那些中等收入的普通人,这些富豪们的生活满意程度仅高一点点,远远出乎人们的预料!
由此,财富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是阶段性的,相对的,而且还是有条件的。有了钱,会使人产生成就感甚至自豪感,但未必会是幸福感。
这是因为财富的考虑,靠的是客观数据;而幸福的拥有,靠的是主观体验。
压力指数节节高
现代社会人们感觉不够开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人们的压力指数在大幅增长。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的GDP不断增长,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指数”;而国民的幸福感却在逐渐下降,社会学家称之为“幸福指数”;在二者之间产生变化的是个体面临的压力,心理学家称之为“压力指数”。在过去20年中,随着国家经济指数的增长,国人承受的压力指数也在增加,这便导致了国人的幸福指数出现了一个先高后低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人们钱挣得越多,压力就越大,幸福感也就越难提升。这就好比一个人进入了“动感地带”,穿上了“红舞鞋”,每天都要“与狼共舞”,何谈幸福感?!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人们来说,经济发展与幸福感的关系更是十分微妙:钱少了自然不行,钱多了也没让人开心多少。因为,与财富携手而来的,还有超负荷工作、超高房价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而每个人每天面临的,不是“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就是“交通堵塞”、“空气污染”,想开心也都难!生活在“动感地带”的国人人,正像那句老话讲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停下来都难!
2008年,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之一葛瑞集团调查了中国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结果发现,94%的国人表示“现代生活很有压力”,89%的国人希望能够“让生活的步调放慢下来”,98%的国人更加关注“身心健康的信息”。而2010年发布的“北京社会蓝皮书”也显示,北京居民中有三成的受访者收入有所提高,但近七成的受访者都感到生活压力在加重。
收入在提高,却赶不上物价的持续飞涨,更赶不上压力的节节攀升。这,也许是当今生活在一线城市居民的最大烦恼。
构建中国人自己的心灵小康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GDP已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名。换言之,我国已成功构建了物质生活的小康。而面对国民幸福指数的不断下滑,我们亟需构建心灵生活的小康,这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奚恺元多年来致力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研究,他在研究了中国城市人群的幸福感后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生活节奏、婚姻状况、社交生活、便利程度以及生活环境等。由此,社会发展不能仅看GDP的增加,也要看社会总体的幸福感的增长。奚恺元教授还发现,与幸福感最为相关的两大因素是"是否拥有自己的房产"和"是否有固定的工作"。也就是说,安居乐业是人们最终的幸福诉求。
构建心灵小康,就需要我们吸收中华文明的宝贵精髓,珍惜中国革命的成功实践,并结合世界文明的有利发现,摸索出一套适合于眼下中国人的价值观。这当中既要有儒家思想的进取,也需要道家思想的淡定。
心灵小康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因为它是一种感觉。它可以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也可以是人生的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实践的醒悟。心灵小康也来源于生活的轻松与满足,以及对于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由此,心灵小康可以是一种信念,健全未必是幸福,残疾未必不幸福。我们需要的是,我们作为中国人,要活着自己的开心,而不是他人的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