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总参谋部派出了由解放军军事心理训练中心组成的心理救援队,携带该“中心”研发的战场心理恢复系统、战场心理恢复车等装备器材,紧急赴四川地震灾区为救援人员开展心理服务。5月18日至26日,这支心理救援队在都江堰、彭州、绵竹等6个重灾区,为成都军区某工兵团等陆、海、空和武警的9支部队开展心理服务。最近,笔者围绕在执行重大非军事行动任务中,如何加强对青年官兵心理疏导等问题,专访了解放军军事心理训练中心主任、工程兵指挥学院院长厉新光少将。
救灾官兵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笔者:解放军军事心理训练中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都参加了那些重大的心理救援行动?
厉新光:解放军军事心理训练中心成立于2005年6月,主要承担全军心理教育训练骨干培训任务,已为全军和武警部队培养了4000余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行为训练骨干。“中心”成员致力于军人心理恢复的研究和实践,先后参加了抗击非典、福州山体滑坡重大灾害、“4•28”胶济铁路重大事故的灾后应急心理恢复。
笔者:通过为抗震救灾官兵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在重大非军事行动中,部队官兵可能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厉新光:面对艰巨繁重的救灾任务、持续接触死亡等惨烈场景,大多数救援官兵心理压力骤然加大,部分官兵可能出现急躁、恐惧、厌倦、抑郁等心理反应,约2%的官兵可能出现较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笔者: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厉新光: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缩写为PTSD。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
笔者:这次抗震救灾中部队官兵这种应激反应多吗?具体都有哪些情绪表现?
厉新光:出现PTSD症状的官兵虽然是极少数,但“一人向隅、众人不欢”,极易在官兵中引起情绪传染。成都军区某训练基地在地震发生后半小时内就赶到绵竹市汉旺镇开展救援,先后救出生还者100多人,挖出遇难者遗体800多具,绝大部分救援官兵都目击了血肉模糊、肢体残缺等惨烈场景,多数官兵参与了死亡人员的抬放、整理衣物、掩埋等处理过程。通过调查了解,这个基地参加救援的1000多名官兵中,大部分人的睡眠、饮食受到影响,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常做恶梦等反应,还有10余位官兵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
这些心理应激反应在行为上表现各异,有的出现大的性格反差,如原来较活跃的突然沉默寡言,原来性格平和的突然变得急躁;有的出现明显的躯体反应,如恶心、腹泻、头痛等;有的表现为强迫症,如有的反复检查救援装具,有的反复到搜寻过的地方去搜寻。
笔者:哪些人容易产生这种严重的应激反应?
厉新光:这些严重的心理反应大多出现在一些低龄的战士或初次承担救灾任务的官兵中间。在都江堰紫坪铺大坝担任运送伤员任务的某工兵团一位战士,年仅18岁,入伍不到7个月,因为看到很多伤员特别是一些小孩的痛苦表情,产生了很深的内疚感,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他们。有一次,他不小心碰到一位伤员的后背,引起伤员大叫,他为此反复自责。
心理干预呼唤科学方法技术
笔者:你们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的主要办法有哪些、效果如何?
厉新光:我们每到一个任务点,采取分头到班排,通过交谈、观察,按照心理反应的轻重程度区分3个层次。对自感有心理压力但反应轻微的,专家们发放心理自助材料,教给他们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对出现一般心理反应的,6—7人为1组,由专家组织开展小组晤谈,鼓励他们把造成心理负担的刺激性场景都说出来,再加上专家的适时引导,达到宣泄压力的目的。对心理反应较重的,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危机干预。
笔者:这次抗震救灾中,有很多心理工作者到灾区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怎样看待和认识这种现象?
厉新光:这些心理工作者的爱心、精神和付出的辛苦努力值得赞赏和肯定,但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实施心理危机干预,从确定需要干预的对象到采取针对个人的干预措施,都必须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来实施。不专业的、过时的心理救援行动,很容易造成战士们的心理阻抗,疏漏真正需要干预的对象,或给干预对象造成二次伤害。
笔者:在这次救援行动中,你们带来了自己研制的“战场心理恢复系统”等装备和器材,这个系统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在心理救援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厉新光:现在国内外有很多先进的心理干预技术,可以实现对干预对象的筛选、评估、恢复。“战场心理恢复系统”由解放军军事心理训练中心联合有关单位研发,历时4年,借鉴了外军先进技术和经验,属我军首创。系统主要是针对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激烈、残酷的战场环境中,官兵可能出现的战场心理应激反应,及时为他们开展心理恢复,尽量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非战斗减员。系统由心理状况评估系统、压力与情绪管理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等部分组成,既可由心理干预专家运用该系统帮助干预对象进行心理放松、调适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也可由干预对象按照语音提示进行心理自我调适。
该系统的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监测即时情绪变化,由系统做出快速反应,结合趣味性的调节训练功能,可以从生理到情绪再到认知提供完备的心理调节,帮助官兵回复最佳心理状态。运用压力与情绪管理系统,能使身体极度疲劳、精神长期紧张的救援人员迅速得到情绪缓解和身体放松。运用系统中的“眼动脱敏再加工”技术,能够把干预对象头脑中反复“闪回”、刺激强烈的惨烈场面消除。在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参加绵竹汉旺小学救援的某训练基地的一位营长,当他抬开一块楼板时,发现下面躺着几个早已死去的小孩,有的双眼睁着。因为他自己有一个3岁的女儿,这个画面对他的刺激特别大,随后的几天,只要一闭眼睛,他就联想到这个画面,每天都睡不着觉。“中心”心理救援队利用战场心理恢复系统中的“眼动脱敏再加工”技术帮他消除了这个心悸的画面,官兵们感到很“神奇”。此次心理救援中,我们运用该系统为100多位官兵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根据军人所处不同环境,“战场心理恢复系统”设计了3个不同版本,一种是前线版即单机版,携带方便,适用用野外环境,第二种是网络版,主要是安装在“战场心理恢复车”上,机动性较强,第三种是标准版,在固定场所安装,适合在后方使用。战场心理恢复车能突破外界恶劣环境,在战场或灾区独辟出一块相对自由、安静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装备着可供十人进行心理恢复的“战场心理恢复系统”。
笔者:目前,部队官兵对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在思想认识方面是否存在一些误区甚至有抵触情绪?
厉新光:确实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颇。我们走访了90余位基层指挥员、与600余名战士进行交谈后,疏理出当前救灾官兵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一是把心理疏导等同与思想教育。实际上,单纯的思想教育解决不了心理问题。二是认为参加心理疏导就是治疗心理疾病,比如有的战士要鼓足很大勇气才敢与心理专家接触。实际上,在强度刺激下,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包括军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大多数都是正常的。三是认为救灾任务非常重,根本没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实际上,一次心理疏导活动并不费时,10分钟的休息时间里就可以以班为单位组织小组晤谈,一个人说出自己的心理压力,大家同时能得到心理宣泄。
区分不同阶段进行心理疏导
笔者: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作为抢险救灾的骨干和突击力量,部队官兵随时可能要出动参加抢险救灾。结合这次抗震救灾的心理疏导实践,您认为应如何做好部队青年官兵执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的心理疏导工作?
厉新光:应区分救灾预备期、救灾过程中和灾后休整3个阶段,加强重大灾害救援官兵的心理疏导工作。
在救灾预备期,应该大力普及心理知识、培训心理骨干、配发心理器材、储备心理专家人才、完善心理疏导标准和规范。平时注意组织官兵学习重大灾害中的心理防护知识,帮助官兵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增加心理骨干培训数量,平时结合重大训练任务,组织心理骨干开展心理疏导活动,锻炼心理骨干心理疏导能力;加大类似“军人战场心理恢复系统”、“心理行为训练教具箱”等技术和器材的研发完善力度,并视情配发到部队特别是应急抢险部队;国家卫生部已经制定了《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军队也应该在普及心理知识、健全心理骨干队伍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救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心理专家和部队心理骨干两支队伍的作用。专家要早期介入,最好是第一时间随部队跟进,以便尽早发现心理问题、及时提出针对性措施。部队心理骨干要充分发挥作用,掌握所在部队官兵心理状况,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官兵开展心理自助和互助,及时筛选有PTSD症状的官兵。另外要统一协调,合理运用专家资源。
在灾后休整中,应该密切跟踪、及时发现和消除PTSD个案。心理疏导并不随着救援任务的结束而结束。有的官兵心理问题显现的比较晚,可能在灾后的3至6个月乃至更长时间,应该继续发挥心理专家和部队心理骨干的作用,密切跟踪官兵心理状况。当前,各救灾部队即将陆续撤出地震灾区进行休整,需要心理专家和部队心理骨干共同做好救灾官兵心理恢复指导和PTSD个案的筛查工作。
|